[1]吴国涛,薛世杰,王永贤,等.复合暂堵剂暂堵技术[J].油气井测试,2018,27(06):51-56.[doi:10.19680/j.cnki.1004-4388.2018.06.009]
[J].Well Testing,2018,27(06):51-56.[doi:10.19680/j.cnki.1004-4388.2018.06.009]
点击复制
复合暂堵剂暂堵技术(
)
《油气井测试》[ISSN:1006-6977/CN:12-1485/TE]
- 卷:
-
27
- 期数:
-
2018年06期
- 页码:
-
51-56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8-12-25
文章信息/Info
- 文章编号:
-
1004-4388(2018)06-0051-06
- 作者:
-
吴国涛1; 2; 薛世杰2; 王永贤2; 谭建勇2; 张智勇2
-
1.能新科(西安)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2.北京斯迪莱铂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 关键词:
-
复合暂堵剂; 暂堵方式; 流体转向; 尺寸分布; 比例优化; 降解时间
- 分类号:
-
TE353
- DOI:
-
10.19680/j.cnki.1004-4388.2018.06.009
- 文献标志码:
-
B
- 摘要:
-
在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中,为有效提高水力裂缝的复杂程度,通过不同粒径暂堵剂的组合使用,在近井缝口或远场缝端可产生致密的暂堵剂封堵带,迫使流体转向,产生新的裂缝或者分支缝,从而达到增加裂缝复杂程度、提高油气产量的目的。室内通过对暂堵剂不同尺寸不同比例分布下的渗透率降低程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近井缝口暂堵粗/中/细颗粒暂堵剂的比例以40%/25%/35%最优,远场缝端暂堵中/细颗粒暂堵剂的比例以35%/65%最优。该复合暂堵剂耐温40~150℃,耐压差40 MPa,能够根据地层温度和降解剂的加量调节降解时间,满足压后生产的需求。现场施工结果表明,复合暂堵工艺可以有效实现裂缝转向,加大裂缝复杂程度,增产效果良好。该工艺可以给暂堵转向压裂施工设计者或水平井重复压裂施工设计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2018-05-14收稿,2018-09-24 修回, 2018-09-30 接受, 2018-12-20 网络版发表
吴国涛,男,1984年出生,硕士,助理工程师,201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低渗透储层压裂酸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电话:18910870496;Email:wuguotao_2007@126.com。通信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北路永昌工业园8号楼8201室,邮政编码:100176。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12-26